笑看人间沉浮事摆烂闲坐摇扇一壶茶let it rot

①
笑看人间沉浮事,闲坐摇扇一壶茶。
——佚名
这句诗的出处无从考究,有人说出自古代某个诗人写的一首诗,有人说出自现代某个作家写的一篇文章,不一而足。不管是出自谁的手,这句诗已然是被世人交口称赞了,对当下的我们来说如获至珍。
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,各种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等精神与物质压力压的我们几乎喘不过气,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内心那一丝一缕的静谧和慰藉。
生活沉沉浮浮,起起落落,有喜有忧,有晴有雨,但总归会希望自己的生活以快乐为主旋律。
其实,快乐与否多半取决于自己的心境,取决于对自我心情的调试。如果我们有“笑看人间沉浮事,闲坐摇扇一壶茶”的这种心境,何患无快乐可言呢。
世间浮云何足问。愿你我都能看淡人生沉浮之事,放开心胸,闲时躺在摇椅上,手持蒲扇,口品香茗,过着惬意舒适的生活。

②而今何事最相宜,宜醉宜游宜睡。——宋.辛弃疾《西江月·示儿曹以家事付之》
释义:对于如今的我来说,一天去干点儿什么事情最合时宜呢,那应该就是醉醉酒、游山玩水、睡觉打瞌吧。
这句诗出自“词中之龙”的辛弃疾之手。晚年的辛弃疾不得任用,闲居江西铅山,身体抱恙的他以长辈的身份写词给他的儿孙们。
他在词中谈及不堪回首而如烟消逝的往事,隐隐中可窥探到词人内心的不甘和遗憾。但时局如此,自己无力改变,加之身体越发孱弱,不管是国事还是家事都已力不从心,无暇顾及,只能交代儿孙们不给国家添乱,家中亦要勤俭持家。
眼前自己能做的便是每天起来饮酒作诗、游山玩水、睡觉打瞌,收拾花草树木,竹林山水。如此轻松安逸的生活对于戎马半生,一生心系祖国统一大业的辛弃疾来说,确像一种摆烂姿态。
他自己亦在追问“而今何事最相宜”,不过“宜醉宜游宜睡”罢了。

③
我来携酒醉其下,卧看千峰秋月明。
——欧阳修 《琅琊山六题·石屏路》
释义:我携带着美酒来到这琅琊山上,寻到合适的地方坐下来饮酒,喝醉了就顺势躺下来,细看这明月照耀下的一丛又一丛的山峰。
这句诗出自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之一的欧阳修。我在想,如果说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是“桃花源记”的话,那么欧阳修心中的世外桃源便是这“琅琊山”了吧!
整首诗共四句:
石屏自倚浮云外,石路久无人迹行。
我来携酒醉其下,卧看千峰秋月明。
这首诗写的是琅琊山石屏路,“石屏自倚浮云外”浮云在天空中自由漂浮,而石屏路则静静地倚靠在山峰上,仿佛与世隔绝,不受尘世的干扰,景色奇丽,犹如仙境般的地方。
“石路久无人迹行”一句进一步描述了石屏路所处的环境,山路崎岖不平,很少有人在这里行走,表现出一种寂静、孤独的气氛,也进一步突出了石屏的孤傲清高之感,同时也从侧面衬托了诗人的高尚品格。
“我来携酒醉其下,卧看千峰秋月明”两句则是情景交融,寄情于景。他携酒畅饮,醉卧山间,欣赏着明亮的秋月等景色。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的向往,也有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。
整首诗通过对琅琊山环境的描绘,和诗人自己的活动,展现出一种静谧、空灵、悠远的意境,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着诗人的闲适和自在。

④
山中莫道无供给,明月清风不用钱。
——王守仁《题灌山小隐二绝·其二》
释义:在山中不必担心贫瘠的没有供给,因为自然界中的明月和清风,是无需花费金钱就能享受到的。
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总是让人向往,人们总是以“进城”为由,展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奋斗的精神。不断的努力考试,只为扎进城市队伍,不断的工作也只为赚钱到城里去买房。
但在王阳明这里,他却反其道而行之。他觉得乡村宁静淳朴的生活其实也很可贵。山中的生活纯真、美好而自然,给人一种清明、纯净之感。
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山中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,他似乎在告诉我们,在山中物质供给或许有限,可是那明月清风等自然之物却是无穷无尽的,也无需花费分文即可获得,这是一种多么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,着实让人艳羡不已。
相关文章:
为什么14楼不便宜(买房过程那些不能买的楼层,你听到过类似的“谎言”吗)04-02
为什么不能买黑色的床单(这4种颜色的床单不要买!)04-01
为什么车里不让放关公(关二爷也保护不了这些花样作死青年)04-01
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是刺状的(仙人掌为什么能在炎热的沙漠中生存?)04-01
燃气为什么一直滴滴响(燃气安全报警器一直响怎么办?)04-01
人为什么有指纹(指纹是如何形成的?)03-31